本次金門之行
在出發之前
胖子就已經找好每天每餐要吃的東西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還是有幾個漏掉了
但是還是收集了幾個當地著名小吃
來到金門的第一餐
原本預定的是成功煎餃
但是成功煎餃在網路上的評價
非常兩極
所以請教當地租車公司的職員
問他如果是他的朋友到金門
他會帶去哪裡吃
這就是他推薦的
小小的扛棒
非常不起眼
如果是光看門口
沒看扛棒的話
一定不相信這是店家
剛進來有點怕怕的
因為都沒有客人
很怕是黑店
點了招牌菜
炒泡麵和煎餃
煎餃和關廟有間黃金煎餃類似
煎完起鍋前加入蛋汁
稍厚的餃皮多汁的內餡
香脆的外皮或著蛋香...加分
個炒泡麵光看解決的速度就知道
口味相當不錯
是用維力炸醬麵
加點青菜肉絲蝦仁還有蛋下去炒
真是厲害...又香又好吃
還沒吃完飯
就很多當地人進來吃飯
生意很好價錢又便宜....不想到成功煎餃是運氣的
可以試試看這裡
下午的小吃
是在邱良功貞節牌坊旁的蚵嗲
剛到的時候一樣沒啥人
稍微懷疑的一下
看到老闆娘就確定是這家了
蚵嗲很專業的用高低溫兩種油溫來炸
所以不會油膩膩的
一堆人站在路旁就開始享受美食
蚵嗲內包有很多的青菜還有鮮蚵
鮮美的湯汁讓就連吃海產會過敏的同行友人
也大口大口的享用
晚餐選擇在這裡解決
肉羹麵
金門的肉羹是赤肉裹點太白粉
不像台灣是有裹魚漿的
湯頭單純沒有很多調味料
蚵仔麵線
金門的蚵仔麵線有兩種
這是其一
用的是白麵線
湯頭也是鮮蚵湯頭
用的是石板蚵
小小的沒有很大顆
但是鮮味很足
胖子比較喜歡這種肚子小小的蚵仔
第二天民宿提供的早餐
金門名產
廣東粥+油條
民宿的主人可能看一堆胖子
怕我們吃不飽
所以買了一大鍋
廣東粥是看不到米粒的
當地人說看的到米粒的叫稀飯
濃稠的米湯裡
有豬肝鮮蝦蛋花小肉丸
廣東粥一定要搭配的是
油條
油條短短的
不是酥酥脆脆的那種
而是厚實有嚼勁的
配著廣東"米湯"吃
真是絕配
第二天來到烈嶼小金門
網路上搜尋到的餐廳
好像只有兩家
選擇其中一家有賣當地特產小芋頭的
黃厝三層樓
運氣很好
剛下船就遇到餐廳的車子
接送客人到碼頭
這應該是小金門最大的餐廳吧
幾乎所有美食節目都有來過了
金門的餐廳都是這樣
看起來很樸實
南瓜炒麵
麵很Q
裡面放了金門重要食材
石蚵
在金門
幾乎所有的菜都可看到石蚵的影子
芋頭米粉
那個芋頭鬆鬆軟軟
果然好吃
不愧是名產
鎮店名菜
芋戀肉
很像日本的馬鈴薯燒肉
把馬鈴薯換成芋頭
滷肉的油脂加上芋頭後的濃稠湯汁
光是這個拌飯就可以吃好幾碗了
這個也是名菜
炸芋圓
要價不斐
但是現做的果然好吃
第三天早上民宿準備的早餐
也是麵線
但是這個麵線就特殊了
裡面有放豬血.蚵仔.豬腸
湯頭是醬色湯頭沒有勾芡
麵線滑滑嫩嫩
老婆大人讚不絕口
這是閩式燒餅
金門的閩式燒餅有兩種
一種是薄脆型的
一種是厚實咬勁型的
這是薄脆型的屬於傳統金門人吃的
肉包和花捲就一般般啦
皮超厚很扎實
有外省人作的感覺
喜相逢和談天樓
這是兩大名店
喜相逢賣的是麵
刀削麵
魯菜口味一般
沒啥特別的
牛肉乾拌麵
刀削麵的Q感不用說啦
讚
滷牛肉也不錯
但是肉有點少
而且口味偏重
談天樓也賣麵
但是要介紹的是冰的甜點
湯圓冰
湯圓每碗六十
好像不便宜
但是其實很划算
可以兩人一起分享
滿滿的冰
加上芋頭
還有六大顆現煮的芝麻湯圓
哦.....讚啦
待在金門的四天
就來光顧兩次啦
金門的山后民俗村內
很不搭調的開了間賣飲料小吃的
婆婆的麵線是有名的蚵仔多
想不到蚵仔煎的蚵仔也很多
看起來黑黑的皮
裡面都是蚵仔
略帶蒜味的沾醬
還有超辣的辣椒醬
如果來到山後民俗村
一定不能錯過
最後一天離開前的中餐
半筋半肉牛肉麵
口味偏鹹
牛肉的軟爛
給的量也算可以
難怪中午生意好到不行
賣到老闆都快發脾氣了
水餃賓準的皮薄餡多
好吃
突然發現金門的水餃還都蠻好吃的呢
滷味很滷的入味
鹹香適中
不用沾醬就很好吃了
但是小小一盤要價150
算是稍貴
蔥油餅
存粹墊肚子啦
是那種把蔥包在裡面
而不是柔在麵糰中的那種
此次金門行雖然很努力的吃
但是還是有遺珠之憾
當地友人帶我們去吃的海產店
因為太好吃了
而且金門人非常熱情
一開始就喝開了
所以都沒有拍到照片
三罐的13年金門陳高
連不喝酒的老婆都說
好香哦而且很好入喉不會很嗆辣
金門特有的
高粱奶茶
有高梁的香味
沒有高梁的酒味
很好喝
結果也忘記拍了
還有本次預計要買的伴手禮
寸棗糖
特地到了金城的奇香糕餅鋪
是賣當地人的糕餅舖
結果只剩兩包
拿了要付錢要走人時
老闆說...這個放久了
不好吃了..不要買
哇靠....真是誠實的店家啊
雖然沒有買到也沒吃到
但是就光這種對產品負責的態度
就要大大的給他推一下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81號的奇香糕餅鋪
幾乎所有的傳統金門糕餅都有賣哦
凡事總是不要太完美
總是要留點遺憾
也可為下次的金門行留下伏筆